学院要闻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召开2025年第2次务虚会

发布时间:2025-09-05 浏览次数:89

9月5日下午,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召开2025年第2次务虚会。会议以“规划‘十五五’新坐标,探索学院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主题,系统研讨学院“十五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助理、总监,各研究中心(所)、学生创新中心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创始院长黄震主持。

会上,副院长邰能灵围绕学院“十五五”期间科研工作的发展思路作专题报告。他全面梳理了学院“十四五”规划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完成情况,并对“十五五”进行展望。他强调,以国家电投和能源行业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强化储能核心技术攻关与平台建设,将智慧能源发展研究院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枢纽,显著提升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能力。

常务副院长刘晓晶从“十四五”工作总结、师资队伍现状、“十五五”规划举措三个方面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深入分析,他提出,坚持“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秉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按照“主动引才、分类育才、多元评价、强化激励”原则,遵循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完善人才引育机制,鼓励产教融合与交叉创新,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成长沃土,为学院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副院长韩东聚焦“十五五”期间教学改革作专题汇报。他从“AI+能源”本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详解介绍了“十五五”期间人才培养的规划,并对第十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及智慧能源工程专业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汇报。他强调,要认真设计“十五五”规划,聚焦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核心指标,进一步扩大“AI+能源”高水平师资规模,培养引领智慧能源产业发展的卓越人才。

党委副书记陈九就学生工作作专题发言,他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学院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十五五”期间学院学生工作方向进行了思考。他指出,学院“十五五”期间的人才培养应当更加注重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工作则要更加紧密地对接培养关和出口关,重点抓好两项卓工书院建设和就业引导两项“牛鼻子”工程。

副院长盛培忠针对“十五五”期间非学历教育工作的考虑和设想进行汇报。他从经营情况、平台统筹、重点项目、生态建设和内部建设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十五五”阶段非学历工作的重点任务。他强调,当下需兼顾校企两侧,抓住“软实力硬经营”两头,蓄力“存量人员能力和增量人员补充”两端,为学院可持续发展蓄足后劲。

院长助理吴洋从校园建设现状、“十五五”期间需求分析、校园规划思考与设想三个方面了汇报了学院的校园建设。他提出通过顶层设计统筹校园全周期建设,实现功能规划与学院发展的高效协同,打造绿色、智慧、开放的示范校园愿景。

在交流研讨环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晓红就各项议题提出了重要意见和建议。刘晓晶深入参与讨论,为“十五五”规划的多项内容贡献了真知灼见。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围绕科研布局、人才引育、教学改革、学生工作、非学历教育及校园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

会议最后,黄震院长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本次务虚会的研讨成果,并强调,“十五五”是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部门要充分研讨,进一步明确“十五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完善规划内容,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确保“十五五”规划高质量落地见效。

本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学院“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